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科技要聞 > 文章正文

浙江:減負與激勵并行 為科技創新“增效”

日期: 2023年01月28日 14:37 來源:浙江省科技廳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要充激發科研人員創造活力,必須破解人才在創新活動中的困境和難題。2022年12月,浙江省科技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5方面15條舉措,給青年科研人員送上了一份減負“大禮包”,標志著浙江省科研人員減負行動邁向了3.0! 

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減負行動3.0”直指青年科研人員嶄露頭角機會少、成長通道窄、評價考核頻繁、事務性負擔重等痛點和難點,推動一系列硬招、實招落地見效,為科研人員“減負”,為科技創新“增效”! 

一、從1.0到3.0,減負行為不斷向縱深推進。2018年,科技部等國家部委在全國范圍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7項行動,正式開啟“減負行動1.0”。浙江通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力抓減環節、減材料、減次數、減時間,實現科技服務事項網上辦理100%開通、科技信息孤島100%打通、科技數據資源100%共享,將科技業務“一網打盡”。2020年,科技部等國家部委發布《關于持續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創新活力專項行動的通知》,開啟“減負行動2.0”。浙江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積極打造“科技攻關在線”等重大應用,實現重大科技項目組織實施方式系統性、重塑性變革,切實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創新活力。2022年8月,科技部等國家部委印發《關于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 “減負行動3.0”正式“上線”,減負主體聚焦青年科研人員。浙江再次積極響應,迅速出臺《實施方案》,強化激勵措施、細化減負措施,為青年科研人員“輕裝上陣”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從1.0到3.0,減負行動不斷向縱深推進,頻頻落地的“政策紅包”,體現了相關部門充分激發青年科研人員創新活力的決心! 

二、開“機會之源”,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青年科研人員因資歷淺、資源少,在科研項目的競爭中往往處于劣勢。如何為青年科研人員創造條件、增加機會?《實施方案》明確指出: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支持青年人才比例不低于50%,省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自主立項課題50%以上由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綱,力爭2023年度超過50%的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由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綱。三個“50%”,體現了浙江“扶上馬、送一程”的決心和力度。激發青年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不僅要增機會,還要增激勵。近年來,浙江省科技廳不斷健全體現知識價值的薪酬分配機制,通過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等措施,強化科技成果產權或長期使用權對科研人員的長期激勵。2017年,浙江省修訂《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明確支持開展職務科技成果分割確權改革;2020年,浙江若干高校院所被科技部列入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單位;2021年,浙江出臺《關于加強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意見》……不斷出臺的政策組合拳,讓更多有作為的科研人員理直氣壯地“名利雙收”。據了解,2019至2021年,浙江科研人員獲得轉化現金和股權收益已達20508人次,現金和股權收益額7.8億元,收益額年均增長33%! 

三、節“時間之流”,讓科研人員“輕裝上陣”。減負,就是要卸下不合理的負擔,讓科研活力充分涌現。構建項目實施、資金使用、項目管理“三大包干”,建立科研活動和資金使用兩張“負面清單”,形成信息公開、結題抽查“兩種監督”并舉的機制體系……近年來,浙江省科技廳不斷在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深化“負面清單+包干制”改革,有效提升科研人員的自主權,為科研人員松綁。目前,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包干”力度已在全國領先。試點項目從人才類項目拓展到重大項目,累計試點項目達350項左右,累計試點經費近3億元。項目實施“包干”到個人,項目管理“包干”到單位,經費一次性撥付到位,不再進行中期檢查,為科研人員“擼起袖子加油干、甩開膀子大膽干”營造了良好氛圍。為了節約和保障青年科研人員的科研時間,《實施方案》還明確,青年專職科研人員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時間不少于4/5,并鼓勵各類創新主體開發科研助理崗位。據了解,2022年,浙江開發落實科研助理崗位11362個,完成預期目標的178%,超額完成情況居全國第4位,受到科技部通報表揚。減負不是目的,為創新增效才是初衷。省科技廳法規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系列舉措,就是要為青年科研人員松綁解憂、簡除煩苛,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專注科研,最大限度地釋放青年科研人才的創新活力! 

四、蓄“數字之力”,激活減負“新引擎”。2022年上半年,中國計量大學教授俞書偉通過“安心屋”完成了3D打印機清洗技術專利轉讓,以5萬元的價格將專利轉讓給了臺州的一家公司。不同于以往要往返審計、鑒定等部門層層審批,在“安心屋”應用場景下,只要在電腦上按步驟填完相關表格,就能高效完成成果轉化。讓“數據跑路”代替“線下跑腿”,以數字化改革推動科研放權賦能,正是浙江推動科研人員減負的“關鍵一招”。為了有效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浙江省科技廳依托“科技成果轉化在線”,在全國首創全流程、規范化的職務成果管理制度和監管機制,將職務科技成果從一般國有資產管理中單列出來,推動校內審批從5部門精簡到2部門,平均用時從58天縮至31天,大大提升了成果轉化決策和審批效能,讓科研人員能夠免除申報的繁瑣和長時間的等待。數字動能澎湃,讓繁文縟節更少,讓創新活力更強。下一步,浙江省科技廳將以數字化改革助推科研管理流程重塑,持續深化拓展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迭代升級“科技攻關在線”“科技成果轉化在線”“浙里大儀共享在線”等重大應用,實現科研單位、科研人員項目全周期“最多填一次”,促進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科技報告等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智能精準配置,以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推動成果轉化盡職免責! 

浙江省科技廳推動各項政策扎實落地,加快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為浙江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支點提供強勁支撐。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6031925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802029847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
    91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