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材料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人才培養 科學研究 發明專利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馬文會,男,漢族,1973年5月生,四川西充人,中共黨員,二級教授、硅冶金與硅材料專家,F任昆明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普洱學院院長。長期從事有色金屬冶金、工業硅生產、晶硅制備新技術及新能源材料制備等領域研究,F兼任省部共建復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云南省硅工業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硅產業研究院(創新中心)主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節能減排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科研及獲獎情況

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際合作項目、云南省重大科技專項以及企業委托項目等50余項;多項研究成果已實現產業化應用,累計新增產值超過1000億元。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發表高水平SCI、EI論文2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125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95件、已獲授權72件;出版學術專著或教材4部;指導的畢業研究生中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1篇、云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篇、云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6篇,,獲中國真空學會優秀碩士生獎2人;完成國家新工科教改項目1項,2018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排1)。

馬文會教授2019年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2015年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聘教授項目,2014年入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2013年獲人社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同年入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云南省硅冶金與材料技術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2015年入選云南省“興滇英才支持計劃”云嶺學者。與東京大學共建硅材料聯合實驗室,與老撾能礦部共建中老能礦新技術研究中心。

工作情況、計劃及目標

硅材料廣泛應用于化工、電子、航空等行業,目前工業硅的綠色低碳生產新技術、太陽能級硅低成本制備新工藝、硅合金及硅化合物制備新技術以及硅廢料的循環再生等是該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團隊將在新型碳質還原劑冶煉新技術、低成本制備太陽級晶硅、硅合金產業化應用、硅基納米能源轉換和存儲等方面開展工作,其中高品質工業硅冶煉及大尺寸P型單晶硅拉晶技術等研究成果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92年考入昆明工學院冶金系,1996年畢業于昆明理工大學,獲學士學位。

1999年獲冶金系有色冶金專業碩士學位。

2001年獲博士學位,留校任教。

2003—2004年,獲日本政府資助在東京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

學術兼職:

1、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冶金法多晶硅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

3、日本東京大學Foreign cooperative researchers等。

4、兼任日本東京大學合作教授。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議專家。

6、第四屆能源與環境材料國際會議學術委員會委員。

7、云南省第九屆青聯委員等職務。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6031925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802029847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
    91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